2018年6月20日,阿克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训中心举行“交钥匙”仪式。时任浙江省委副书记、省长袁家军将“钥匙”交到了时任阿克苏地委书记窦万贵手里,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启用。项目快速建成投用的背后,是浙江二建建设者践行“勇于担当、敬业奉献、精益求精、规范自律”铁军精神的生动诠释。项目团队奋战一线,精益建造,谱写了“10个月完工”的浙建速度。工程获得2018—2019 年度第二批新疆建筑工程天山奖、2020年浙江省建设工程钱江杯奖。
该项目包含“之江实验幼儿园”和“西子楼”两个单体建筑。幼儿园可提供360个学位,“西子楼”可开设32个班培训双语教师。项目投用后将极大推动阿克苏地区“双语(国家通用语言文字+维吾尔族语)”教师队伍建设,深刻改变阿克苏地区教育生态,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增强文化认同,对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、维护国家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强质量优工期,提前竣工获好评
2017年,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提出计划,自当年起在全疆范围内普及农村学前3年免费双语教育,阿克苏市迅速响应。为解决双语师资匮乏问题,培训中心项目应运而生。
该项目于2017年8月30日开工,实际有效施工时间244天。若无法在11月冬歇期来临之前完成主体施工,建筑物的地基部分、主体结构以及正在施工部分将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,极有可能受温差影响产生裂缝。“必须如期建成!”时任项目经理刘成志庄严承诺,掷地有声。项目团队迅速成立党员攻坚小组,赶赴施工场地实地勘察,选班组、找供应商、组织人材机进场,马不停蹄制定施工计划。在攻坚小组带领下,全员拧成一股绳迅速进入战斗状态。
严抓质量管理,当好品质工程“卫士”。项目部以创“天山杯”为目标,成立专项管理小组,加强施工质量管理,推进施工现场标准化、规范化,确保一次成优。开办民工学校,对当地工人进行生产技术知识培训,提升其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。
建优质工程,必须用优质材料。建筑外墙用砖量大,且抗震要求较高,技术人员先后考察了阿克苏十余家砖厂,多方比较价格和质量,最后才选定性价比最高的青砖材料。装车前,还专门派人在砖厂分批逐块抽查,防止出现质量瑕疵。砌筑时,坚持用高于国家施工验收规范标准施工,确保墙体平整稳固。最终,近万平方米墙体的游丁走缝正负误差均控制在5毫米以内,远优于国家允许控制误差值为20毫米的标准。此举不仅确保了墙体美观,还极大增强了砌体的承载能力。
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,让项目团队多次得到业主称赞。在阿克苏市历次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综合检查中,项目部在近百个在建项目中始终名列前茅。
拉满建设“进度条”,提前21天竣工收获表扬信。项目部结合两个单体工程实际,第一时间将现场划分南、北两个施工区域,负责孔桩、基础的5个施工队伍同步进场,不到一个月完成桩基施工。
绑扎钢筋、安装模板、搭设脚手架……在主体施工阶段,克服气候转冷、施工场地狭小、材料运输管制严等困难,仅用87天完成了4870立方米混凝土浇筑、1055吨钢筋制作安装的工程量,刷新了分公司混凝土浇筑、钢筋制作安装联合施工纪录。看着两个单体工程主体结构在冬歇期来临前相继封顶,工人们长舒了一口气,抹了抹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上挂满的汗珠,直言“终于挺过来了!”
进入装修阶段,业主要求提前半个月竣工,力争暑假投用展开培训。此时距离项目竣工不到两个月,工期已经十分紧张。“按照常规施工,再赶出半个月工期。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”刘成志回忆。但为了项目更早实现交付使用,项目部没有放弃,深思熟虑、统筹谋划后,启动“特别工作法”:任务分配“定岗、定责、定人”,追赶进度开启“白+黑”施工模式。管理团队坚守现场,动态调整施工顺序,保障各工序无缝衔接、有效穿插作业。
施工高峰期,50多台机械、300余名作业人员同步交叉施工,24小时轮班,昼夜不歇。管理人员4个月未曾离开过工地,深夜时分依然奔走于现场、或是埋头于办公桌前。现场负责人韦爱斌,白天穿梭在工地检查质量问题,晚上开完碰头会在电脑前编写次日施工计划,忙起来经常错过饭点,饿了就吃碗泡面凑合。技术负责人刘国永每天工作近20个小时,为了尽可能多把时间留给工作,困了就在车里眯一会。材料员杨小兵现场来回穿梭协调,每日步数超3万步,确保物资材料、机械设备实现效益最大化。“事关教育百年大计,再苦再累也要坚持。”连日来长时间的辛苦与坚守,成为二建人对工程建设最有力的承诺。
全员顽强拼搏终创佳绩,最终,项目整体提前21天完成交付。浙江省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指挥部专门发来感谢信,称赞“浙江二建积极响应国家战略,超前圆满完成援疆项目建设任务!”
匠心铸经典,技术创新破难点
沙石钢筋浇筑身躯,创新创效注入灵魂。项目建设期间,针对工程遇到的技术难点,项目部成立多个QC小组,运用新工艺、新方法解决工程难题。新疆处于地震频发区,阿克苏地区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。首次施工学校领域抗震式建筑,项目团队严格执行抗震标准,过程中克服结构稳定、抗震减震、消防施工等多项难题,成功打造抗震安全校园。
室内篮球馆挑高8.8米,长36.8米、宽19.8米。按照常规框架结构施工,强烈地震作用下,结构所产生水平位移较大,易造成非结构性破坏。项目团队从工程质量、安全、进度等各方面综合考量,论证多个施工方案后,决定采用最大框架梁截面1200毫米*400毫米的斜网格型布置,这也是新疆首次在篮球馆建设中采用该项施工技术。
搭设框架时,项目部将所有网格梁投影到地面,弹线标出轴线,精准计算立杆间距,确保承重架在高强度和重负荷下稳定可靠。解决框架支撑难题后,项目团队在施工中发现,设计要求框架梁截面钢管壁厚至少1.2毫米,而阿克苏市场上钢管普遍为0.8毫米。为确保承重力,项目部决定对框架梁截面进行加固施工,采用加密安装钢管,间距由500毫米加密至400毫米。同时每根梁加装保险扣,采用双保险扣确保结构稳定。为解决斜井梁交叉处模板支撑系统易变形和模板接缝处理问题,每条缝隙加入1.2毫米竹胶板,模板拼缝用海绵体挤紧压平,确保不漏浆不胀模,实现框架柱梁表面光滑,横平竖直,几何尺寸准确。
为达到抗震设防标准,项目团队经多轮方案、技术论证,决定选用剪切型金属抗震阻尼器和轴向型金属减震阻尼器。由于是首次接触轴向型金属减震阻尼器,该材料技术要求严、施工标准高,且新疆当地尚没有会安装的人。为此,项目技术员专程远赴上海厂家沟通协调,请来技术专家前来工地全程指导施工。正式安装前,项目部尝试多种施工方式,分析优缺点。最终通过BIM技术准确定位、精准计算安装负载等措施,成功克服了减震阻尼器安装难题。新技术圆满取得成功,受到质监站、监理单位好评。“采用轴向型金属减震阻尼器的教学建筑,不仅比普通建筑有更高的抗震能力,在灾难发生后,还能成为灾后地震避难所及救治中心。”阿克苏地区教育局负责人在项目验收时深表满意。
创优树标杆,文明施工成典范
安全文明施工是另一项重头戏,项目部从开工之初就定下目标:争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全文明标化工地。
项目团队编写了文明工地规划书,将生产区域与办公、生活区域划分清晰,各种材料、临设、道路按照施工平面图布置。门口设置洗车设备,做到施工车辆100%冲洗,围挡上的喷淋系统不停喷洒水雾,雾炮机等火力全开,确保扬尘防治各项工作落到实处,多次获当地住建系统扬尘治理通报表扬。
现场设置茶水房、阅览室、活动室及吸烟室,切实保障工人休息、学习、培训等需求。为了真正做到警钟长鸣,项目部持续开展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,做到了安全教育培训100%全覆盖。成立由现场负责人、施工员、质检员、安全员组成的“安全小组”,对安全管理、文明施工、消防保卫等进行全面监督管理,实行作业班组优胜劣汰,营造全员管安全的良好氛围,实现施工“零事故”。
项目部还不断探索安全管控新模式,创新引进一项基于“互联网+”的信息化监管平台,全程采用录像、拍照模式,将违规操作信息导入监管平台,每月进行提醒通报及处罚,促进施工现场安全管控。实行信息化技术监管后,场容场貌焕然一新,全面提高了安全文明施工水平。
现场施工全过程安全、平稳、高效,得到了主管部门高度认可。2018年3月25日,阿克苏地区文明施工现场观摩会在工地举行。看到施工现场管理规范有序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,赢得了来自阿克苏地区八县一市230余名同行的交口称赞。“浙江二建以先进理念开展施工管理,是阿克苏地区建筑单位学习的榜样。”时任阿克苏地区住建局副局长韩鹏在会上如是说。当年,项目获评新疆自治区“安全文明标化工地”。
2018年夏天,阿克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建成投用。“这不仅是对教育援疆要求的响应和贯彻,也是切实解决当地幼儿师资缺、幼儿上学难的应时之举。”时任浙江省援疆指挥部指挥长王通林调研时,对项目如期建成予以高度肯定。该培训中心一年可培训“双语”教师1500名,助力“双语”教学固定为阿克苏主导教学模式。如今,学双语、用双语在阿克苏已蔚然成风,在双语教育的润泽下,民族团结之花越开越艳。